多省医院收费继续调整。
01
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调整
涉心血管系统、泌尿系统等多领域
11月17日,河北省医保局发布《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规范泌尿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》及《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规范体被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》。
通知显示,河北新增“肾盂内压检查费”等87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,停用“肾盂测压”等190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,将于2026年1月13日起执行。
此外,新增“变应原皮肤试验费”等5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,停用“变应原皮内试验”等128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,将于2026年1月20日起执行。
近期,山西、上海、新疆、北京多省市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整合规范。
11月17日,山西医保局发布《关于整合规范心血管系统、体被系统、美容整形和物理治疗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》,对四大类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进行整合规范。
上海近期开始试行“肾动脉去神经费”、“美容治疗费(化学剥脱)”、“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费“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。
12月27日起,北京市将规范“悬空灸”等18项中医类(灸法、拔罐、推拿)、“中药贴敷”等18项中医外治类、“手法整复术(关节脱位)”等9项中医骨伤类、“针刀(钩活)疗法”等6项中医特殊疗法类、“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”等3项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相应加收、扩展项目,调整“动态血糖/葡萄糖监测”等4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可收费医用耗材价格政策。
12月15日起,新疆将对精神治疗、麻醉、综合诊查、超声检查、透析、放射治疗、康复等7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,其中将现行的“普通门诊诊察费”“B超胸部常规检查”“眼动检查”“碳酸液透析”“局部浸润麻醉”等237项,整合规范为123项,同时确定最高政府指导价及医保支付类别。
02
医疗服务价格全面调整
哪些降价、哪些涨价?
去年以来,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速。国家医保局陆续发布立项指南,其中鼓励新技术发展,推动“人工心脏”、脑机接口等医疗“黑科技”从临床试验走入大规模应用,推动医疗影像资料“上云联通”,助力云存储、云计算技术等快速普及。
地方层面,医院收费也在持续调整中。
湖南此前规范整合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,平均降价4%,按通用型项目管理,以往年全省项目开展情况测算,年度降低医疗服务费用3.2亿元。
据悉,新出台的放射检查价格标准中,不少项目价格下调,特别是CT平扫、能量成像、血管成像、磁共振功能成像等高值检查项目进行了价格调整。以湖南省公立三甲医院为例,卒中患者做头部CT平扫、血管成像和头部灌注成像,此前总费用为2265元,新收费标准仅为1100元。
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并非只是降价。
今年1月起,海南对公立医疗机构642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,调整后降低了部分高成本、高价格及畸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检查检验项目价格,为提升诊查、护理、急抢救、病理等关键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腾出空间。
据报道,共有378项医疗服务价格得到下调,平均降幅达到31.34%,其中,检验类113项,平均降幅33.28%;临床诊疗类87项,平均降幅48.08%;手术治疗类137项,平均降幅20.68%
此外,有264项医疗服务价格被调高,平均涨幅为15.29%。这些调高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综合医疗服务、病理检查、临床诊疗、经血管介入诊疗、手术治疗、物理治疗与康复以及中医类服务上。
目前,江苏扬州建立了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,每年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评估并动态进行调价。2023年以来,累计调整1660项医疗服务价格,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32.0%,较示范项目实施前的2022年提升了5.8个百分点。
伴随医疗服务改革的深入,收费结构还将进一步优化。
往期推荐